圍棋與人生

  2025年7月,一個所謂的少林寺方丈叫做“釋永信”的,被逮捕;這廝有巨大商業王國,外加一堆情人、一群孩子,云云。錢、性,兩個標準的眼球吸引術。明眼人很清楚:這齣鬧劇無非是為了一個字:“”;目的就是要玷污這個神聖的名字、人類的希望。可是吃瓜群眾訕訕跟進、莫名興奮,木知木覺。

  魔王波旬曾對釋迦佛說,末法時代,我讓我的子孫披上袈裟出家,來毀壞佛法。世尊無語落淚。所以近代大德印光大師提倡在家修行;他是1940年往生的。何況現在。現在的寺廟就是個國企,方丈就是個廟長。和尚大概拿工資吧;上班就穿上道具。或問:佛如此能耐,怎麼敵不過魔鬼?業力所致,佛不能違背。我們出生在這個時代、這個地方,皆有因緣。是以。

  當今,到廟裡不要輕易供養、包括燒香,因為這些都是結緣,而你無法確定是跟什麼結緣。煙火是通達靈界的媒介,古人深諳此道,從希臘人、猶太人到東正教,當然還有東方各個宗教乃至傳統。這年頭真的很難;不光本國,台灣或其他地方也是。你不知道一個寺廟的底細;淨空法師就曾告誡:不要以為給寺廟捐贈一定得福!尤其現代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要無腦跟進別人的無腦行為。求福不得還是小事;若把個東西招上來,煩死人。我親戚碰到過類似的。

  “無腦跟進”是典型的群體心理行為。每個人單獨都是古靈精怪,可是一旦身處群體,就成為弱智。“無腦跟進”的反面,在圍棋裡叫“脫先”,就是不隨便跟著對手走。這永遠是高手的首選;若脫不了先,只好喫進。所以圍棋是個寶,莫只當遊戲玩,子效低了,全局觀浪費了;當用在生活中。

  俗話說:“棋如人生,人生如棋。”這是特指圍棋;其他棋類無此功能。棋道、人道、世間法、出世法,是一不是二。圍棋有豐富、深邃的棋理,是可執行的哲學。著名的《圍棋十訣》,不僅被象棋界採納、甚至直接用於人生教育。其文如下:

  1. 不得貪勝
  2. 入界宜緩
  3. 攻彼顧我
  4. 棄子爭先
  5. 捨小就大
  6. 逢危須棄
  7. 慎勿輕速
  8. 動須相應
  9. 彼強自保
  10. 勢孤取和

  做人如果不違棋理,就不得了了。《十訣》之理,自不待言。在此就其他棋理深入探討具體操作。做人的本手是: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孝親尊師。俗手:不識貨。惡手:貪瞋癡慢、殺盜婬妄。好手:學習修持儒釋道。妙手:念佛。勝負手:求出輪迴、斷絕苦根。我們一出生,起始勝率在0.0000001%至0.01%,為什麼?否則就不來做人了。至於數值差別,端看各人業力、善根強弱。在濁世裡翻滾數十載,普通人勝率歸〇。如果能念佛,勝率趨近1%;若能成功,51%,穩贏不賠。

  脫先的能力,是高超的技藝、棋力的體現。淨空法師著名的《廿字訣》即是人生中脫先技巧的綱領,尤其是“看破、放下、清淨、平等”。善脫先者叫做有主見,不人云亦云,冷眼旁觀、自主判斷。當孜孜以求,提高境界,改善判斷的準確性。佛法、《道德經》都是良師。《道德經》其實不違背佛法,但因過於古老而晦暝不明;佛法不僅明晰、完備地闡述“道可道非常道”的義理,更呈現了人類所看不見的大量事實,進而提供種種法門、在在方便,幫助人類修行,求出輪迴,離苦得樂。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,化現於此五濁惡世,教化普渡眾生,是我們的慈父,對眾生恩情之重、無以言表!有智慧者,當識貨啊!

  祝福大家離實苦、得真樂,棋道人生雙豐足!

—乙巳季夏於(37.42, -122)

返回《個人文集》目錄